即便在市场整体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局部市场流动性紧张现象也会出现。
流动性风险是由单一因素形成的。
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多因素变化可能会对金融工具或资产组合的收益或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
商业银行消化信用风险损失的方法首先是使用资本来弥补损失。
非预期损失与灾难性损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灾难性损失是非预期损失中的一个子项。
操作风险包括战略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银行监管侧重于银行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分析和评价;外部审计则侧重于银行财务报表审计,关注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
从商业银行融资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公司/机构存款相对稳定,通常被看作是核心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优点是动态分析,能对商业银行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进行有效评估。
风险和损失密切联系,从广义上来讲,风险等于损失。
衡量银行综合经营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是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条线、风险管理部门之间在风险管理职责方面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风险既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事前概念,也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事后概念。当风险被当作事后概念时,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被当作事前概念时,它主要反映风险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
商业银行国别评级结果主要作为国别限额设定、境外客户授信、贷款分类、国别准备金计提等的基础。
保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商品价格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各类商品(包括黄金)及其衍生头寸由于商业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该商业银行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商业银行设定风险限额的主要目的是将风险承担行为控制在风险偏好之内。
当商业银行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利润的发展冲动与社会利益存在冲突时,就需要代表社会利益的监管机构对其加以约束,引导或强制其尽可能与社会利益保持基本一致。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高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