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上市公司,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向其子公司(乙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授予其自身的股票期权。对于上述股份支付方式,在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中,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20x9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其一栋物业租赁给乙公司作为商场使用。租赁合同约定,物业的租金为每月50万元,于每季度末支付,租赁期为5年,自合同签订日开始算起,租赁期前3个月为免租期,乙公司免予支付租金;如果乙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100万元。乙公司20x9年底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甲公司认定上述租赁为经营租赁。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上述交易对甲公司20x9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 )。
20x8年5月甲公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对价,自独立第三方购买了丙公司80%股权,由于作为支付对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增值,甲公司产生大额应交企业所得税的义务,考虑到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承诺为甲公司承担税费,甲公司没有计提因上述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20x8年12月,乙公司按照事先承诺为甲公司支付了因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乙公司为甲公司承担相关税费的事项,甲公司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的是( )。
20x9年1月1日,甲公司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方式购买了乙公司60%的股权,支付价款1 800万元。在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3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20x9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500万元,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金额为2 600万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甲公司认定乙公司的所有资产为一个资产组,确定资产组在20x9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为2 700万元,经评估,甲公司判断乙公司资产组不存在减值迹象。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20x9年合并利润表中应当列报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是( )。
下列各项关于外币折算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按照股份比例分配利润,上市公司以现金分配利润而确认应付股利的时点是( )。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20x9年6月30日,甲公司以3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购入一套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甲公司对上述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在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中抵免,20x9年度,甲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 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未来5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x9年度利润表中应当列报的所得税费用金额是( )。
甲公司20x8年5月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方式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并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因该项企业合并确认了商誉7 200万元。20x8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 000万元,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金额为18 800万元。甲公司将乙公司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确定该资产组在20x8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为22 000万元。经评估,甲公司判断乙公司资产组不存在减值迹象。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20x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金额是( )。
下列各项关于公允价值层次的表述中,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是( )。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其20x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股。甲公司20x8年度发生的可能影响其每股收益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当年增量股的每股收益为0.38元;
(2)授予高管人员2 000万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元/股;
(3)接受部分股东按照市场价格的增资,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增加3 000万股;
(4)发行认股权证1 000万份,每份认股权证持有人有权利以8元的价格认购甲公司1股普通股。甲公司20x8年度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为13元/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对甲公司20x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不具有稀释作用的是( )。
20x8年7月,甲公司因生产产品使用的非专利技术涉嫌侵权,被乙公司起诉。20x8年12月31日,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律师认为甲公司很可能败诉,预计赔偿金额在200万至300万之间,如果败诉,甲公司需要支付诉讼费20万元,甲公司认为,其对非专利技术及其生产的产品已经购买了保险,如果败诉,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很可能对其进行赔偿,预计赔偿金额为1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其20x8年度财务报表中对上述诉讼事项应当确认的负债金额是( )。
甲公司20x8年6月购入境外乙公司60%股权,并能够控制乙公司。甲公司在编制20x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为使乙公司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保持一致,对乙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调整的是( )。